您可能在寻找...

中国服饰钮扣的发展起源

在悠悠历史长河中,服饰文化犹如璀璨星河,而纽扣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点缀,其发展历程充满了奇妙的故事。考古研究证实,在明朝以前,古人的衣物几乎不见纽扣踪影,皆以 “结带式” 的 “结缨” 相连。实际上,纽扣的历史可追溯至 1800 年前,从最初古朴的石纽扣、木纽扣、贝壳纽扣,逐渐演变出布料制成的带纽扣、盘结纽扣。盘结纽扣堪称服饰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,它从单纯的功能性扣件华丽转身,成为极具魅力的装饰元素。中式盘扣作为传统服饰的经典纽扣形式,以布料精心缝成细条,巧妙盘结成造型各异的花式,其精美程度宛如一件件巧夺天工的工艺品,在我国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。中式盘扣不仅具备实用价值,更在装饰美化服装方面大放异彩,尤其是在民族服饰上,“唐装” 上那精致的盘扣,更是将其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。据《天水冰山录》记载,十六世纪末,衣用纽扣才开始逐渐被人们使用,明末时期主要用于礼服,常服中鲜少出现,直至清代,纽扣才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,被广泛应用。

放眼世界,纽扣的故事同样精彩。中世纪时,贵族舞伴们开始在衣物上缀钉金、银及砖石纽扣,这些奢华纽扣不仅是身份的象征,更作为世袭的贵重物品代代相传。14 世纪,纽扣生产迎来重要转折,奠定了工业基础,时尚的女性纽扣也登上了沙皇时期的舞台。16 世纪至 18 世纪堪称 “纽扣狂热期”,俄国贵族的服装上纽扣种类繁多,极尽奢华;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豪掷 360 万法郎购置用砖石、宝石和彩色搪瓷装饰的纽扣;查理五世更是别出心裁,下令制作形似微型表、带有贵重边圈的独特纽扣;法兰西斯一世为装饰礼服和日常服,一口气购买 13,600 只纽扣,创造了当时的记录。法国大革命时期,国王的纽扣珍藏品被国家没收,此后,象征平等的普通金属纽扣开始流行。

到了 20 世纪,纽扣的演变更加丰富多彩。30 年代,时装界掀起创意风潮,形似彩色小盆、美人鱼和蛇的造型纽扣备受青睐,有些纽扣还会标上所有者姓名的首字母。二战期间,英国海军军官的纽扣暗藏玄机,每只都是一枚微型指南针,兼具实用与神秘色彩。80 年代,美国的特里克・凯莉在巴黎的表演令人惊叹,她全身被纽扣覆盖,将纽扣的装饰性发挥到极致。90 年代,边缘微微突起、带有四个小孔的标准纽扣成为主流,形似珍珠的磨光蜗牛、贝壳纽扣也备受追捧。

在服饰搭配的细节中,纽扣也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与礼仪。男西装翻领上的扣眼,虽无实际扣合作用,却成为文雅男士的装饰之处,德国人喜爱佩戴石竹花,法国人钟情兰花。而扣纽扣的方式也大有讲究:男士穿西服时,最下一颗纽扣通常不扣;穿皮茄克时,若有 3 个扣子,扣中间那颗,若有 2 个扣子,则扣下边那颗;穿衬衣系领带时,衬领扣子必须扣上,否则会被视为缺乏教养。从古老的东方到遥远的西方,从实用功能到美学表达,小小的纽扣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,在时光的淬炼中,持续绽放着独特的光彩。